工兵破碎锤故障维修方法
破碎锤是现在液压挖掘机常备的配件之一,在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如果挖掘机破碎锤出现无力的情况,那将会影响公司完成项目的进度,我们要如何分析和解决挖掘机破碎锤工作无力故障的问题呢,现在请跟着武汉挖掘机培训认真的阅读下面的文章,对照不同情况来解决问题。
挖掘机破碎锤工作无力的故障通常表现为:动臂举升与铲斗翻转无力。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。
工作齿轮泵内漏:
挖机破碎锤内漏表现为:工作时噪声大、发动机转速越高,则噪声越大;在滤油器中可见到大量铜屑。应拆检齿轮泵,检测齿轮的端面间隙(正常值为0.100-0.140mm)齿轮的啮合间隙(正常值为0.005~0.015mm)、齿轮的径向间隙(正常值为0.100~0.200mm),以及检查密封件是否良好的等。如有**差或损坏,应修复或更换。
由上可知,问题可能存在多种,细心留意就可以发现,且早发现早解决,才可以降低较少的维修成本,当然,平时操作人员对机器的保养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,问题不是等出来的,而是要我们观察出来。
分配阀内漏:
分配阀内漏的主要原因有:总安全阀的主阀芯被卡死;阀杆与阀体的配合间隙太大(正常配合间隙为0.025~0.040mm);三角形破碎锤或阀体拉伤;密封件损坏等。
系统压力低:
在分配阀测压点处接量程为25mpa的压力表,使发动机和液压油在正常工作温度、发动机转速在1 800r/min左右时,操纵分配阀转斗滑阀,使铲斗后倾到底,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应为17mpa。
如果低于此数值,应拆检安全阀,检查破碎锤配件先导阀弹簧是否断裂、密封是否良好、主阀芯是否卡死及阻尼孔是否堵塞等。以上均无问题时,调整调压螺钉,使系统压力达到正常值。
动臂缸或转斗缸内漏:
分别将动臂缸或转斗缸的活塞收到底,拆下无杆腔油管,使动臂缸或转斗缸的有杆腔继续充油。若无杆腔油口有较多油液泄出(正常泄漏量应≤30ml/min),则说明活塞密封环已损坏,应更换;也可以使铲斗装满载荷,举升到极限位置,动臂操纵杆置于中位,并使发动机熄火,观察动臂的下沉速度(正常时应<40mm/h)。
然后,将动臂操纵杆置于上升位置,如果这时动臂下沉速度明显加快,说明内漏发生在液压缸;如果下沉速度变化不明显,则内漏原因出在分配阀。
GBPSC-挖掘机司机必知的安全法则
挖掘时每次吃土不宜过深,提斗不要过猛,以免损坏机械或造成倾覆事故。铲斗下落时,注意不要冲击履带及车架。
配合挖掘机作业,进行清底,平地,修坡的人员,须在挖掘机回转半径以内工作。若必须在挖掘机回转半径内工作时,挖掘机必须停回转,并将回转机构刹住后,方可进行工作。同时,机上机下人员要彼此照顾,密切配合,确保安全。
挖掘机装载活动范围内,不得停留车辆和行人。若往汽车上卸料时,应等汽车停稳,驾驶员离开驾驶室后,方可回转铲斗,向车上卸料。挖掘机回转时,应尽量避免铲斗从驾驶室**部越过。卸料时,铲斗应尽量放低,但又注意不得碰撞汽车的任何部位。
挖掘机回转时,应用回转离合器配合回转机构制动器平稳转动,禁止急剧回转和紧急制动。
铲斗未离开地面前,不得做回转,走行等动作。铲斗满载悬空时,不得起落臂杆和行走。
履带式挖掘机移动时,臂杆应放在走行的前进方向,铲斗距地面高度不**过1米。并将回转机构刹住。
挖掘机上坡时,驱动轮应在后面,臂杆应在上面;挖掘机下坡时,驱动轮应在前面,臂杆应在后面。上下坡度不得**过20°。下坡时应慢速行驶,途中不许变速及空挡滑行。挖掘机在通过轨道,软土,粘土路面时,应铺垫板。
在高的工作面上挖掘散粒土壤时,应将工作面内的较大石块和其他杂物清除,以免塌下造成事故。若土壤挖成悬空状态而不能自然塌落时,则需用人工处理,不准用铲斗将其砸下或压下,以免造成事故。
挖掘机走行转弯不应过急。如弯道过大,应分次转弯,每次在20°之内。
电动挖掘机在连接电源时,必须取出开关箱上的容断器。严禁非电工人员安装电器设备。挖掘机走行时,应由穿耐压胶鞋或绝缘手套的工作人员移动电缆,并注意防止电缆擦损漏电。
挖掘机在工作中,严禁进行维修,保养,紧固等工作。工作过程中若发生异响,异味,温升过高等情况,应立即停车检查。
臂杆**部滑轮的保养,检修,润滑,更换时,应将臂杆落至地面。
履带式挖掘机移动时,臂杆应放在走行的前进方向,铲斗距地面高度不**过1米。并将回转机构刹住。
挖掘机上坡时,驱动轮应在后面,臂杆应在上面;挖掘机下坡时,驱动轮应在前面,臂杆应在后面。上下坡度不得**过20°。下坡时应慢速行驶,途中不许变速及空挡滑行。挖掘机在通过轨道,软土,粘土路面时,应铺垫板。
在高的工作面上挖掘散粒土壤时,应将工作面内的较大石块和其他杂物清除,以免塌下造成事故。若土壤挖成悬空状态而不能自然塌落时,则需用人工处理,不准用铲斗将其砸下或压下,以免造成事故。
挖掘机走行转弯不应过急。如弯道过大,应分次转弯,每次在20°之内。